在全球迈向“零碳”时代的大潮下,再制造产业已成为循环经济领域中最耀眼的增长点。8月28日,“2025Rematec中欧再制造国际论坛”在广州开幕。来自中国与欧盟的2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,围绕“探索中欧汽车再制造合作的未来机遇”这一主题,深入探讨政策对接、技术共享及产业协同等议题。据中汽协再制造分会估计,广州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及相关联产业规模约为300亿元。作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,广州正以其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政策创新为中欧深化合作提供“试验田”。
中欧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,在再制造领域的合作始终秉持优势互补、互利共赢的原则,双方凭借深厚的产业积淀和实践探索,已构建起坚实的合作基础。
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玉印在致辞中强调,近年来广州格外的重视“双碳”战略,大力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,创建国家级绿色制造标杆294项,数量位居全国前列。今年,广州还将再制造产业纳入“12218”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布局,不仅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和生态保障,更让广州成为中欧再制造合作中衔接绿色标准、传递低碳经验的重要枢纽。王玉印表示,期待本次论坛为契机,与中欧伙伴共同落实中欧循环经济战略合作框架,聚焦新能源汽车电池组、AI应用、逆向物流等新兴领域,分享政策经验、探讨技术突破、共话市场机遇。
荷兰王国驻广州副总领事唐孟坷、欧洲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协会(APRA)特别代表Patrick Schuder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分别致辞,他们一致认为,“标准互通、市场互认、技术互助”将是双方未来合作的核心方向。
2025年,中国再制造市场迎来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新阶段,特别是在汽车再制造领域,汽车核心部件的再制造规模化应用成为行业新增长点。
作为本次论坛的举办地,广州不仅是中国最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,更是全国乃至全球的汽车配件交易中心,已构建成以10家整车制造企业为核心、1200多家零部件企业聚集、专精特新企业不断涌现的完整汽车产业链,拥有深厚的汽车制造产业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基础。雄厚的产业基础为再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沃土。据中汽协再制造分会估计,广州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及相关联产业规模已达约300亿元。全市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能可实现变速箱10.7万台、转向器16.5万台、发动机4000台、车灯16万个,并形成凯通汽配城等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专业批发商业市场。其中,凯通汽配城商铺超1100间,据估算年交易规模约70亿元,其中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约21亿元。
近年来,广州在推动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先行先试。2023年,在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下,首个全市再制造产业联盟“粤港澳大湾区(广州)再制造产业联盟”成立,汇聚产业链各环节单位,引领产业高端化转型,现已有联盟会员20余家;今年6月,广州印发《广州市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》,首次针对再制造产业项目给予财政补助或“补改投”支持;今年8月,白云机场综保区成功落地首批汽车变速箱保税维修业务,标志着首个保税试点业务模式在广州落地……众多“首个”彰显了广州打造产业高地的决心与行动力。
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,广州市将继续支持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,快速推进再制造产业园区建设,积极探索保税再制造试点模式,持续完善再制造产业政策支持,全力支持再制造专业展会交流,打造广州发展模式。
文/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:丁雄、何颖思图片由受访者提供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:李琳
,开云体育APP官方